大乘起信論略釋 3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略提了這個懸談 懸談的這個十部分-十個內容 我們稍微提到了-與唯識學的主要的差異 為什麼要談它 那再來就是進入到五重 我們接著就會講五重玄義 那五重玄義我說過了 就是天臺宗解經的時候 在最核心的這個深奧之義 或者潛藏在經文當中的-佛法深義的怎麼樣子? 的五個面向 把它給一一的這個顯露出來 讓你對這部經或論-有一個基礎的 或者全面性的理解 這個是針對義理部分的 那跟我們的所謂懸談 這個是不相違背 但也在被攝受在這個更廣義的-這個懸談當中的一部分 那麼在今天-在做研究義理的時候 因為要以一個更一般性的-佛法原理來看待一部經 或者是一些周邊的訊息 比如說作者的這個生平 乃至於他在各宗派之間的-互相的關係、地位等 這也要說明 那這種地位怎麼樣子呢? 有時候就不純然是用-天臺宗的立場來看地位 天臺宗的立場很簡單-藏、通、別、圓 那麼這四教教義如何?深淺? 那麼再來呢 以說法的時間來說-那麼就五時說法 那麼以它教義的形式來說-那麼頓、漸、秘密、不定等 像這樣子的一個立場的說明 這是就天臺宗單一的立場來看 那它不管別的宗派如何 可是現在因為我們講經的對象-不再只是學天臺的人 讓更多的人去理解 而且對其他人來講-可能他對天臺並沒有什麼概念 我們需要一個更一般性的立場 來看待這一部經、一部論-的所站的位置 像這一些都是放在 都不能夠放在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是專指天臺宗 那麼我們就把它放在懸談當中 是這個原因 時代的不同 那麼有時候善巧方便稍有不同 需求也不同 那麼接著就是這個科判大綱 我今天也 上一堂課也跟大家提了 科判事實上就是一種-把經文的每一句、每一段落 它對整部經文當中的用意-是什麼呢? 一種綱舉目張式的一種標示 那麼並且把它的前後、-時間關係、義理的邏輯關係 做這種樹枝圖的-這樣子來分判下來 這是一種很科學而且很嚴謹的-一種判經的這種判別的方法 判別的方法 那一般來講 經由這樣子的判別之後 其實一部經義理的清不清晰-邏輯關係的嚴不嚴密 就顯露出來 你看有人講話亂無次第 這兒一句-那兒一句 那前句逗不了後句 那麼前面講一講-後面不知道講到裡去 那就也逗不攏 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少於邏輯 當他少於邏輯的時候 有時候我們就這樣聽聽就算了 可是如果你經由科判-把他的話全部轉成文字 然後用科判來判 你就會發現很亂 沒有邏輯性 沒有前後性 判不下去 你只好條列…… 他說了這樣話 然後等一下又說了那樣話 關於他為什麼先說這樣話 後來又說這樣子的話 沒有關係 你就完全看出來了 完全看出 那這就是所謂的什麼呢? 這就是所謂的科判的效果 所以大概經得起這樣判科的 這樣去判科 判出來就叫科判 去判那個科 科就是科目、條目 要去完成這 經得起你這樣子 大概天底下大概第一就是佛經 第二就是大祖師、菩薩的論 大概能這樣 所以人家說天下好話佛說盡-就這個意思 這樣了解嗎? 不過這不盡然 這不盡然就比較賣座 我必須告訴你 我自己的經驗就這樣 我記得我 我記得那個什麼呢? 我在住山的那一段時間 還有我在南普陀的那個-早先第一學年、第二學年吧 比較好像感覺-比較有空的這個狀態 然後呢 有人請我演講 請我去演講 哪怕包括那個大學佛學社-什麼的 OK!那我在想-我應該這個先做科判 判科 綱舉目張 寫在那兒 今天我要說的是什麼呢 先有前言 後面還要勸說流通 中間主要義理申說這樣-甲、乙、丙、丁這樣 好了!準備了也好一段時間-也寫…… 還傳真給他們打字 每人一張 怎麼樣 然後等到我站上去的時候 我就會發現情況非常糟 因為每個人手裡-都拿了一張那個 然後也拿一枝筆 如臨大敵的坐在那裡 然後一副那種-來吧!放馬過來吧 我打算大寫特寫一番 然後你看到他們這麼樣子-那你也… 來!我們現在看下一點 那麼來!我們現在看第二點 來!接著第三點 還記得吧? 我剛剛有說第一點怎麼樣吧 那現在我們看第四點 你就會受限在那件事情 然後下面那些人 聽得這樣頭昏腦脹、恍恍惚惚 你完全沒辦法變動 因為你已經被鎖死在那裡了 你自己寫的科判 你自己寫的大綱-不就在那兒嗎? 你不能不講完-對不對? 你明明覺得在某一段-你應該該發揮的 不行 為什麼? 因為後面還好多 預計要講的還好多 然後下面的人-聽得這樣嘴巴開開的 等你講完我好關門-那種感覺 然後你得要怎麼樣? 非得要……-接下來還有五分鐘 來!我們趕一下 下面的四點我唸一下 你會覺得非常的死板 講經如果說你跟人家講 你要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其實佛法也是一樣的 其實常常是這樣 演講尤其是這樣 佛法還不一定 有時候經還不一定 經有多義 但是去演講常常是一義 你比如說 這個佛法對親子關係的看法 比如說假設是這樣意思 或者是放下煩惱即是海闊天空 假設隨便這樣的題目 你只要針對這個核心 你說服人家說-為什麼要放下煩惱? 然後怎麼放下? 放下為什麼海闊天空? 你只要說服他這件事情就好 那剛開始-你為了要說服這件事情 你要引起他注意 你可以拿一些例子-或者一些想法 或者一些感覺 或者一些經驗 或者一些news(資訊) 拿來講給他聽 對哦!不放下會很慘 然後告訴他放下多好 然後再講一點經驗之談 大概就ok了 就是這個核心嘛 所以你不能被它鎖死-你懂嗎? 首先 為什麼我們要放下? 放下的意思是什麼? 然後如果不放下會怎麼樣? 那誰跟你聽那些啊-對不對? 他不需要這些邏輯的想法 他完全不需要 他只要你說服我吧 我為什麼要放下? 然後放下多爽-這樣就好了 是不是? 這個時候你得要橫說豎說-針對那個核心 如果聽聽大家想睡覺-你可以講個故事啊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地方夠了-你可以再加強一下啊 或者你講到一半 你突然間又想到什麼 你可以繼續加強啊 這些完全是不需要科判的-你懂嗎? 現場反應 對不對? 所以說我們講科判-大概只有對佛的文章 佛的那種一講下來就這麼完美 然後或者對一些祖師深思熟慮 大菩薩深思熟慮、組織嚴密 而且是文章你才能這樣 要是都這樣講 那是看你們的反應的 看反應講話的 你了解意思嗎? 那個時候沒辦法一致的 所以你可以想像得到 當時佛陀在講經的時候-一定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 佛陀是怎麼樣? 非常…… 那廢話 當然是非常有智慧 然後他能夠把一件事情-很完美的講得清楚不多說 不閒話 而且你有沒有注意到? 佛陀在講經的時候-都不需要帶上笑話 也不會罵人 你有沒有注意到? 是不是這樣? 那為什麼呢? 因為顯然還有第一個原因-那就聽眾非常優 你懂意思嗎? 不會打瞌睡 那在極少的情況才會打瞌睡 比如說那個阿那律尊者-對不對? 他極少的情況被罵了一次之後 人家就很慚愧 七天七夜不睡覺 搞得他眼睛都瞎掉 是這樣子 然後還修成天眼 除了這個例外以外 我們很少在經上看到-佛陀講經講到一半罵人的 尤其大乘經典沒有 然後大乘經典也很少講到 比如說突然間跑出一個-時事的故事出來 也沒有 一定是聽眾很優 是不是這樣? 所以一方面講的人很優、很棒 那就佛嘛 那再來就聽眾很精確 你看看-那個《法華經》上說到說 那佛陀在他方世界-開演《法華經》 一講講兩劫 講了一劫 人家聽眾說如食頃 好像才吃一頓飯而已 我現在是 我們現在是這樣 講了三分鐘聽眾是如坐針氈 那就差多遠了 所以我想啊 科判這件事情是對很精確的 邏輯性很強的、內容嚴密的-這樣子的文句 建立科判是容易的 那對於一般性的演講內涵 你預先建立科判不容易 所以後來我就發現-那怎麼辦? 大綱就好 幾個主題就好 那更後來更扯 到更後來的話是只寫兩、三句 而且一句都是什麼? 可能只有五個字、六個字這樣 兩、三句而已就寫在那兒 不過有時候更扯的是怎樣? 更扯的是我都已經坐上去了 然後我才問那旁邊的人說 今天講的題目是什麼? 我才問旁邊的 哦……對……有印象…… 我都忘了題目是什麼 那像這種情況那又為什麼? 你說那又會不會太大膽? 那不是 那是因為說 因為說剛開始-跟人家敲定這個題目的時候 我就有想法了 基於這個想法-我坐上去我就能講 我只要看人 看人 你懂我意思嗎? 看人的反應 不能像各位這樣 現在各位是這樣 那撲克臉沒反應 沒有反應這樣 你講好、你講壞-我都沒反應 這樣 講的人最怕就這樣 你懂我意思嗎? 但是換過來說 但佛好像特別這樣子 佛好像講經-那些弟子們都在入定當中 那這個就佛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們就完全-凡夫是完全沒辦法 好!開玩笑 就是說這是我的一些經驗 所以說科判 早先我學做科判 我是沒人教 我是因為看祖師的那個解釋 那我曾經在讀大學的時候 我到那個蓮因寺 蓮因寺就有人也去參加-某一些其他佛學或其他道場 那其他道場大概有那些居士-或者是出家人 就跟他們講要做科判什麼…… 然後我就看那同學-在那兒抄科判 抄得很高興 在蓮因寺 抄得很高興 那每次下課-我就看到他坐在那裡抄 你知道 哎呦!你知道在蓮因寺聽課-很不容易的 都要正經八百-或者正襟危坐這樣 一下課 動動!動一動! 欸!一看!-這個老兄這麼用功啊 一次、兩次就算了 三次、四次我就覺得很好奇-我跑去看 老兄你在幹嘛? 抄科判 我印象還很深刻 他在抄《楞嚴經》的科判 已經抄了兩本筆記本了-還沒抄完 你知道一科是一行-你知道吧? 他已經抄完兩本筆記本了-還沒抄完 我在想 哎呀!阿彌陀佛!-十卷的《楞嚴經》 光科判要抄三本-三本筆記本 而且是一科一行而已 你看要抄三本 我說那還得了啊-那怎麼看哪? 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很好奇 我就開始去看那個-這個《彌陀經要解》 是那個蕅祖的判科 我就看 哦!那科判原來是這個意思 那也有點覺得那同學這樣老抄 你把它抄完-你前面也忘了 科判是應該要學的 但是怎麼學法呢? 是要這樣 是整個經文你要放空 不!你先可以去了解別人大概-怎麼認知這一部經或這部論 大概了解一下 然後你開始看科判 你開始看、要想做科判的時候 你要邊看邊寫一點感覺-寫一點想法 寫一段兒-然後寫一點 那你如果覺得這一段跟那一段-明顯的另外有說 你就做個記號…… 只是做記號 你不要加A、B、C 也不要甲、乙、丙、丁 都不要 你就做個記號-一橫 或者一個N這樣子-或者一個圈 隨你做 這樣做 但是你要分 你要分大記號、小記號 這一段是大段 你有直覺那是大段-你就先做一個 但是你要保證-這個地方要擦得掉 你要擦得掉才好 所以後來現在方便了 我們就先列印-列印在紙上面 可以亂寫一通-不對了再改 然後反正你就先做斷段-不是斷句 斷句死人了 你不要斷句-你要斷段 你這一大段你把它斷起來 下一大段你覺得是一段-你再斷…… 那斷來斷去 你不要上一段跟下一段的關係-是什麼 你是不知道的 沒關係!第二次再看-那再感覺 第三次再看-再感覺 最後丟在那裡用想的 或者一大段當中的幾段-是什麼關係? 你就在那邊想 看了幾遍之後你就要想 要想!你懂嗎? 想 然後慢慢你就分析出來 那很累 是這樣的 所以科判是這樣 我告訴諸位這樣是什麼意思? 讓你們知道是怎麼產生的啊 產生科判的啊 產生科判是什麼用意啊 不然我以前講經以來-通通用科判 我連《愛道經》我都判科 我都下科判 那科判怎麼來的? 我哪兒抄來的 也沒有啊 沒有得好抄 而且抄我也覺得怪怪的 你比如說《大乘起信論》 我個人有一些 學人有一些看法 所有以前的科判我通通不用 為什麼呢? 因為我老覺得-天臺大師的判法很有意思 天臺大師判《法華經》-的那個判法 他把後面的五品-通通判為流通分 從來沒有人這樣-判《法華經》的 可是我就會老受這個影響 所以我也把這個影響放到-《大乘起信論》的科判這裡來 科判這裡來 一般來講《大乘起信論》-幾乎都通通把它判成怎麼樣? 前面四句 應該不是四句 應該說前面的八句 後面的四句 前面八句叫序分 後面四句叫流通分 中間人家大師-馬鳴祖師分成五分 那當然就正宗分 這是很明顯的這樣分 不過我想 我自己體會智者大師的用意 我就不會這樣分 像這種看法-就明顯的受到天臺的影響 我就不是這樣分 我不會拘泥於這文字的形式-來按照它分 我會比較傾向-用心的是 它那個真正內容-在造成什麼效果來判 所以我很明顯的 我判中間這五分中的第一分-因緣分 我就會把它判成什麼? 這叫做這個因緣序-(或說「緣起序」) 因緣序 叫做發起序 也有叫因緣序 也有叫發起序 我就明顯會把它看成這樣 後面的勸修利益 這明顯的嘛 他叫你勸修利益嘛-是不是這樣? 我問你 一部論寫下來-他真正目的是什麼? 我問你真正目的是什麼? 是什麼嘛?(臺語) 什麼?沒關係!你說說看 現在可以說 你說是什麼? 讓你修嘛-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 讓你修嘛-不然要幹什麼? 他寫下來不是-要得學術論文用的、搞爽的 不是這樣子啊 他就是要你去修-對不對? 修!讓你去修 聽清楚 讓你去修 這就叫流通 讓你做 欸!一部經怎麼叫流通? 讀一讀 講說、書寫、實踐、修持-對不對? 這些就叫流通 還有印刷、送人-都叫流通 讓法走出去 可是最核心的法走出去-是什麼? 讓法在你身上表現 是不是? 是不是? 這就是流通的最根本義 去實踐這個法為最核心 那請問誰要去實踐那個法? 你覺得有利益-你才會實踐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他勸說利益分-顯然就是要你怎麼樣? 看到利益而去修 那這不是流通-不然是什麼? 那你說為什麼這叫流通? 因為人家智者大師早有說了 他說「流通者」-是於法流通出去的意思 那麼彌天釋道安 彌天高判 判什麼? 判一部經一定有序、正、流通 你要知道 「序」不代表一點點 「序」也不是代表頭-那個經的頭就叫「序」 不是的 「序」是指的-一個法的發起原因叫做「序」 一個法生起讓你仰信的可能性 讓你願意去聽聞它的-那樣子的一個動力、動機 或者是說的人-之所以要說它的用意 這就叫「序」 有發起之能、有導引信心之功-這就叫「序」 那麼什麼叫「正」? 「正」就是身體叫「正」 是一切的核心 也就是-我正要講的內涵是什麼? 那麼什麼叫流通? 流通就是像腳-能夠幫把我這整個身體走出去 這叫流通 所以能夠讓法弘揚出去的-這樣子的法門內涵通通叫流通 所以智者大師很特別的 他說〈普門品〉就是流通分 就是流通分 你看看〈普門品〉-誰敢判它是流通分? 但是因為你知道普門示現 這是什麼? 既然在講中道實相 講你的成佛、佛的本具功德 那〈普門品〉不就是在講-功德的大用嗎? 是不是這樣? 那你看到功德大用 你不就生起了-我當如是恢復的我什麼? 恢復我 見到我本具的什麼? 中道實相的佛性嗎? 那你生起這種好樂 那不是讓法要去實踐的意思嗎 所以當然是流通分 體會了嗎? 體會了嗎? 這天臺在判三分很特別 很特別的判法 那麼我也把它用到這裡來 其實我大概這一輩子-以後如果再講 以後講經通通是用這種觀念 它影響我就很深 所以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句-我會把它當作序分 是這樣 當然我也不是為了-跟人家不一樣而不一樣 而是就真的有這種感覺 OK!好!這就科判 好了!那麼我們-已經弄清楚這兒 這是上一堂課的補充 接著我們就把這個作者-我們也大概介紹完畢了 不過還有幾段文字要注意的 那就是這個馬鳴菩薩他的著作 馬鳴菩薩自己下去表演歌劇-這一些我們已經知道了 那你說這樣會不會犯戒? 人家他表演是表演 這種大德他為了時機因緣-的需要 而不是為了名跟利 也不是為了染污之心 這當然不能夠-以一般聲聞的戒律來看 那你說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去唱梵唄給人家聽 去表演一下 我看就不太適合 因為你這種時代的出家人 跟那個時代大修行人-是不能同日而語 所以我看還是不要東施效顰 雖然表面看起來好像一樣 但是你給人家看到是染污 然後人家馬鳴菩薩-給人家看到是大士 人家稱他為大士 那你現在你再幹那種事-人家 你會給人家感覺那不是大士 那是染污之士 那是迷惑之士 那是和尚不念經-搞表演 人家會看成這樣 尤其在末法了-也不適合再這樣幹 你會做壞榜樣 OK!但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 這裡頭有一些看法 就是說馬鳴菩薩-他在傳記當中被記載著說 他曾經跟五百羅漢、五百菩薩-一同在罽賓國 也就是喀什米爾-參加過那個結集的工作 他結集什麼呢? 論上很有意思哦 說他結集的是《大毗婆沙論》 注意啊!《大毗婆沙論》-跟他存在的年代是合的 也就是佛滅後六百年左右 做《毗婆沙論》是對的 問題是《大毗婆沙論》-在今天的教判來說 大概大乘、中國大乘佛法-通通判它是聲聞乘 通通判它聲聞乘 這第一 第二 就以它所流傳下來的-《佛所行讚》這樣子的文字 跟經論來看 的論來看 你都會發現 你都會發現說 他跟聲聞佛法很有特別的因緣 他講了非常的多 他講大乘佛法的地方-並不特別的廣泛 並不特別的廣泛-也並不顯得特別的深刻 可是我們知道-《大乘起信論》的這種思想 如果說以學術的-或者說以人類的經驗發展來看 就有人會懷疑說 怪啦?在那種時代-根本看不到這種思想 那怎麼會出現了像-《大乘起信論》這樣 因為連龍樹都還沒出啊 都還沒有出 所以絕對的空性見這一種-這個都還沒有出現啊 那怎麼能這樣呢? 這也就造成 就是說從菩薩的傳記當中 這些人也不算是惡心 搞學術的人也不是惡-不一定就是惡心 他就是說看到這傳記就這樣嘛 他的真正可以考據說 是在傳記上對應起來的-這一位馬鳴菩薩所寫的論 好像就沒有表現出這種思想 怎麼突然間《大乘起信論》-會有這種思想? 不過話說回來 在我們大乘經典 在我們的大藏經裡頭有相當多 包括密教的-都有所謂的署名為馬鳴菩薩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到底咱們 包括鳩摩羅什大師在世 他自己所翻的馬鳴菩薩-這個傳記裡頭所說的這個馬鳴 到底是哪一個馬鳴菩薩? 從傳記當中-就讓人不得不去對照著 他後來署名為馬鳴菩薩裡頭 他所講、他所說的論-來比對的話 你就會發現說怪怪哦 似乎讓人會對不上來說-這個馬鳴是不是那個馬鳴菩薩 而恰恰好不是有一部-《釋摩訶衍論》 摩訶 釋摩訶 摩訶衍論 這一部論當中就真的提到了-有六個馬鳴 同名的馬鳴-這樣 好!那麼這個諸位 如果我們相信說-這些文獻、經典、論 上面所說的都各有它道理的話 那麼我們就不能純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馬鳴菩薩傳》 上面所顯示的那個馬鳴菩薩 來論斷說是不是就是我們-寫這一部論的馬鳴菩薩? 諸位這樣了解了嗎? 諸位這樣了解了嗎? 那這個並無損於-這一部論的價值 我們稍後再說 只是說因為-我講到了馬鳴菩薩的傳 因為我們今天所以能講-《馬鳴菩薩傳》 結集起來那些傳的內容-幾乎都指向同一位馬鳴菩薩 然而相對於-相對應於他所留下來 署名是他所寫的那個論來對照 你會發現 一個合理的猜 合理的比對的結果-你會發現 像類似像《佛所行讚》這樣的 似乎就是這個傳記裡頭-所說的那個馬鳴菩薩一模一樣 就指的就是這個 可是另外署名是他的 署名是馬鳴菩薩的 你就對照這個傳記 你有時候會覺得說-好像有一點出入的感覺 主要是就思想上來說 那我們怎麼會通這樣? 有兩個方法會通 第一 馬鳴菩薩真的有多位 因為本來就有論上這麼說的 那印度一向不注重記錄 所以同一個馬鳴 反正前一個馬鳴很有名 那麼就一路都是用-馬鳴菩薩的名字 就通通掛為同一個人 到了鳩摩羅什時代-也是這樣來翻 就認定他所翻譯的-《馬鳴菩薩傳》就是指這個 這第一種 第二種是馬鳴菩薩隱大施小 所以他在《佛所行讚》上面-所表現出來的思想 你看不出來他真的會跟-《大乘起信論》有關 一個大的菩薩 他是此方、他方世界都弘法-的經驗非常豐富 甚至於可以此地、他方-都能弘法 你要知道 他在定中-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弘法 那麼在這種情況-他會很清楚的知道 什麼地方該講什麼法 什麼地方不該講-那麼就不該講什麼的法 所以當他如果只是在中印度 那個時代還是小乘興盛 基本初級的大乘才在慢慢顯發 以他所體會的道理呢-他不願意先說 他沒因緣說-他就不說 可能他到了另外的地方 他不為人知 因為沒有人知道-他什麼時候往生的 論上面、傳記裡頭-說不上來他什麼時候往生 可見他搞不好在別的地方呢 遠離了這個不能弘法的地區 那我到別的地區去 你比如說我在臺灣-很多居士跟我講 師父!你在臺灣每次講經-就這麼幾個人 二十個不到 人家大陸隨便講 兩、三百-三、四百人 你們去過了 我沒有騙你們 不是居士-是出家人 對不對? 看起來投資報酬率蠻高的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所以到那邊講好了-不要在這邊講 人家大菩薩可以 咱們這種凡夫做不了這種事 身體難於奔波 那麼這個業緣牽扯 再來 去到那地方 做客可以啦-久待不一定有福德因緣 我自己心知肚明 所以還是不要做這種妄想 少分眾 小小的講 安安分分就好 不過人家大菩薩可不一定嘛-對不對? 此方眾生因緣已盡 那我當到其他地方宣揚別種法 對不對? 我上一堂課不是講嗎? 人家來圍城了 馬鳴菩薩-自己去跟他講說-沒關係!你讓我去 我去弘揚佛法 他去了 他不會說這是我的廟 這是我該住的地方 國王對我那麼好 我去那邊待遇不一定那麼好 我不去 一動不如一靜 他不會這種想法-是不是啊? 菩薩是這樣 所以這種情況你不能夠 純用一個單獨的、單一的-馬鳴菩薩傳記來論證 這樣比對起來-它裡頭沒有這個思想 那就《大乘起信論》-就不是他造 我覺得這有時候-就世俗諦上來說 世俗的經驗、凡夫的經驗-我承認可以這樣推論 但是出世的經驗-不是你能這樣推論的 這樣諸位了解嗎? 不是你這樣 你比如說我常常舉這個例子-我再舉一次 《阿迦曼尊者傳》裡頭 那是一個南傳人的傳 他是清朝末年的人 當時的泰國佛教是很衰敗的 甚至於出家人穿了那個衣服-怎麼經行他自己都不知道 連阿迦曼自己都不知道 他都已經有很高的禪定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他要教徒弟啊-怎麼辦? 他也要經行啊-怎麼辦? 可能他自己經行比較隨便吧 他覺得要一個比較正當的方法 他就去入定問天人-結果天人就走給他看 他就知道了 所以這跟所謂的彌勒菩薩 唯識學說到兜率天去-跟彌勒菩薩聽唯識學 這有什麼差別? 沒有啊 清朝末年都有這種例子啊 在《阿迦曼尊者傳》裡頭 這聲聞乘的傳-都寫了這個事情啊 諸位這樣了解嗎? 所以既然這樣講 既然這樣講 有人在定中重新再聽馬鳴菩薩 真正對他是因緣的人-講了一部《大乘起信論》 我想就人類的經驗是沒有的-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但是就法的經驗-恰恰好是有的 所以我想身為佛教徒 應要有不一樣的手眼跟信心-來看待一個法門的存在跟發生 不能夠純用世俗的角度 OK!這要了解 好!這是特別要提出來的 那麼呢 因此有人為了要去研究-所謂馬鳴菩薩的思想 跟與他那個時代佛法相對應 然後他就去從《佛所行讚》-那裡去分析 然後就做了個結論 這裡頭我們也擺在這裡啊 我雖然 我雖然擺在這裡 但是不等於你要相信它 不過我要告訴你有這回事 那些搞學術的人 你說他好心也好心 你說他沒事幹也沒事幹 你說他大膽推論-這個膽大包天 也可以這樣講 他就這樣說 他說啊 那個從《佛所行讚》上面來看 上面提的很多都是聲聞法 講苦、空、無常 但是也稍許的提到了應學菩薩-這樣子的話語 不過提的不多 因此 他比如說就這一類的想法 他就做了一個結論 因此馬鳴菩薩顯然-就是在聲聞乘部派佛教的後期 到了大乘快要被發展出來-這當中過渡時期的人 很聰明哦 不懂裝懂(臺語) 不知道裝知道(臺語) 他就認為是這樣 這樣知道嗎? 這就所謂的學術 他就拿那個極少數的文獻-然後去挖……去自己想…… 然後去強作解釋跟附會 然後就說很有道理 只要你說得過-人家聽聽也就擺在那兒了 等到過了兩年、三年-乃至三十年 人家在電腦上面-看到你寫的文章 而這位傢伙也正要做博士論文 正愁著沒東西可寫 他看到你這個-也引入 然後就好像你的說法是對了 因為你被引用了 這就是所謂的學術 然後一個引用、兩個引用 不小心又被-哪一位所謂的大教授引用 只要超過三個人引用 都引用了這一些 你這件事情就叫做「對了」-你懂嗎? 就叫做「對了」 很顛倒 這就所謂學術的正確-就這樣 你說人家那個-經過學術論文考驗 考驗個頭 你去看看那學術論文-的那個考核 今天五個、十個博士生進去 大概出來十一個 根本進去幾個就出來幾個 誰讓你……-敢讓你不拿博士學位? 你都耗了三年青春下去了 也繳了這麼多錢了 人家敢讓你不拿到學位啊? 改一改而已啦 這樣知道了嗎? 這些都極端笑話、無聊 而且某種意義上蠻可恥的-是這個意思 這你完全 如果說你是一個出家人-你還這樣幹、你還這樣信 那是非常的違失你這件袈裟 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對眾生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像這樣推論-我還是擺在那兒 我還是引給大家看 但我要說這是危險的說法 這是極為危險的說法 我剛剛已經講了嘛-對不對? 你就拿那個-拿他的一篇《佛所行讚》 然後就說他是這種人 這也是很危險 不過我們同意怎麼樣? 我們同意說-某一些文獻的考據的這些努力 我們也同意這有價值…… 但是這不等於-你可以任意的推論 任意的推論 而學術界最愛搞這種事 因為你沒推論-就沒有博士論文 都在用抄的嘛 你沒有你自己的想法-就不能叫做是你的論文 問題是佛法-怎麼可以有你自己的想法呢? 你是個大凡夫-你怎麼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咧? 你還沒修 你甚至於叼根菸在寫論文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寫了一半肚子餓還去吃牛排 你回來就在那邊打論文 你說你的想法算什麼嘛? 但是它叫做博士論文 擺在網路上給人家查嘛 懂了意思了吧? 所以說身為一個出家人 不要搞這種名利 也不要被這些名聞、頭銜所惑-懂嗎? 你說不好啦 我們出家人也要有個學位-才好度眾生 那你分明在罵佛嘛 佛是什麼博士? 他不是能度眾生嗎? 那廣欽老和尚是什麼博士? 他能度眾生嗎? 他連蔣經國真的出問題-他都要上去問他 你說什麼? 你不在你自己實修實證的-跑道上走 你跑去搞那世俗的東西 你自己沒有能夠度化眾生-的能耐 你還要去拿世俗的帽子來戴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還錯亂人天眼目 做了壞榜樣 更慘的是 更愚癡的是 一大堆師父-把徒弟送出去拿博士 那更是荒謬 將來一定壞佛法 一定壞佛法 那又有人要說了 那是你法藏沒博士 那個才笑話別人的 好……那你要這樣看我-那隨你 你要這樣講我也沒辦法了-那你自由心證 是不是?我剛剛話都白說了-對你都是白說的 你只是想你贏就對了 你只是想反對我的話就對了 那我就沒什麼好說 好!OK!那接下來就講譯者 譯者就好說了 這個我們對於真諦三藏-還是實叉難陀 我們這樣講 我們今天用的版本順便說一下 我們用的版本是真諦三藏-翻譯的 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 因為他先譯 先譯的先贏 大家都用他了 幾乎中國最流行、流傳的-根本三大註解 第一 淨影寺的慧遠大師 不是那個東林寺的 是淨影寺的慧遠大師的慧遠疏 然後再來是東海 海東 也就東海 也就現在高麗那個什麼? 那元曉大師 元曉大師很特別 元曉大師在韓國的傳記-也真的是說他不知所終了 這個人 就像不曉得在什麼時候往生 往生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 而且好像韓國人也說 我上次問那個韓國比丘說 到底元曉大師有沒有小孩? 他說好像有 好像有 就跟鳩摩大師一樣嘛 那他的小孩-現在還找得到找不到? 他說要回去幫我找看看 就沒有消息了 是這樣 所以這個人很特別 他的教理很深、修行很深 但是好像有些很特別的行為 他海東疏-第二疏 第三疏是更頂天立地-賢首法藏疏 武則天時代的法藏大師 那麼他的疏叫做《義記》 那他的疏更是頂天立地 在日本所有研究-《大乘起信論》的 沒有一個人膽敢自己去註解-《大乘起信論》 通通在註解《義記》 日本人 日本 日本的註解就有近百本 近百部的註解 通通在註解-我們法藏大師的什麼呢? 這個《大乘起信論義記》-跟《別記》 這樣諸位了解嗎? 所以說那這三位-三個人的註疏呢 對不起!通通以-真諦三藏的譯本為譯本 所以你想後來人怎麼可能還拿-那個實叉難陀的譯本來研究呢 很少了 只有一個人例外-智旭大師 蕅祖 講智旭大師聽不懂 蕅祖 他老人家都是別出手眼 他……另外他拿什麼呢? 他拿那個實叉難陀的-來寫《裂網疏》 他寫《裂網疏》 是這樣 這很特別 老人家很有手眼 那麼這個無所謂 不過我們今天-總是要採取一個版本 那當然我們何許人也-不敢造次 還是用真諦三藏的為本 真諦三藏為本 那麼版本還是稍有差異 我耗了一些時間去對照版本 有點後悔 因為沒有什麼新發現 那個我對照大正藏本跟頻伽本 那麼當然藉助別人的研究-我來對照它 那麼底本是什麼呢? 底本我是用的是-跟我的法師公一樣 寶靜大師 是一樣 寶靜大師講 在民國初年的時候講過一次-《大乘起信論》 他用的版本 他用的版本-跟我們現在用的版本基本一樣 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基本是用的是一樣 是南京印經處的版本 南京印經處的版本 好了!那麼我們以他的版本-來對照以前的版本 稍有不同而已 稍有錯字上的不同而已 是這樣子 那到寶靜大師所用的那個版本-又被稍微修改一下 所以基本都沒有問題 寶靜大師算是我法師公 那他講的-當時很有意思 就是被顯公和尚 算是我法師父記錄的 那今天我當然很多成-我會在某個程度上會去參考 不過實在沒辦法照講 對不起 第一 能力不足-才在學而已 第二 實在時間有限 是這樣 所以乾脆也沒有發給各位 那沒發還跟人家要 跟人家道場要-有什麼意思? 等我講完了再發給各位 懂意思吧? 那是什麼意思? 免得你們偷看 不是這個意思啦 是說講完了-整個有概念 你再來看那一部我法師公講的-你才有辦法得利益 得利益得更好-是這樣 現在專心聽就好 專心聽就OK-懂嗎? 專心聽有效哦 你知道像很多同學-你們聽了第二遍 大陸的課程跟美國的課程 你就知道-跟第一次完全不同的感覺 對不對? 所以我勸諸位居士也都是一樣 乃至出家人我都這樣說 我說講這一些-我不敢說嘔心瀝血到什麼程度 但絕對我用心去講 那這些又講得快-我講話又快 又唏哩呼嚕的這樣講下去 你得要多聽 聽個三遍你才能得利益 意思是一樣 我希望說第二遍再聽 諸位第二遍聽 四十小時嘛-不多 《大乘起信論》這麼重要 你再聽第二遍的時候來對照 對照我們法師公的文字-那會更棒 那時候體會才深 不然迷迷糊糊-沒什麼好處 好!那麼我們講譯者 這個時候當然-我們既然本子是用什麼呢? 這個真諦三藏所譯的本 那當然就介紹譯者 我們當然介紹這個真諦三藏 那麼很有意思 真諦三藏一樣 他在印度的一切-幾幾乎乎記錄得很少 都憑他老人家自己嘴巴講講 然後大概就被簡單的寫下來-幾句話而已 真有修的人他不會講自己-你懂嗎? 他不會去講他自己的 講也是就隨緣的這樣聊天的講 那人家聽也就這樣聽聽就算了 也沒把它太記錄 反倒是他來中國的一切-幾乎都被鉅細靡遺的記下來 那麼這個我們-也跟大家蒐集資料 蒐集了一些給大家看 這個梁譯本是真諦三藏 真諦的梵文名字叫做波羅末他 或者叫波羅末陀 或者波羅木陀 西元四九九年到五六九年 這個西印度優禪尼 Ujjaini的人 是婆羅門種 姓頗羅墮 姓是姓頗羅墮 原名叫做拘那羅陀 拘那羅陀就叫什麼呢? 這個翻譯成漢文叫做親依 他從小就聰敏強記-辯纔不竭 辯纔不竭 講不完 你跟他辯論辯不完 少遊諸國-是歷事諸師 你看看 親近很多大德 精研四韋六論 四韋陀 四韋陀是什麼? 四吠陀 四吠陀 四吠陀是什麼? 是印度的最重要核心的外典 我(日文)-本人也讀過 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去讀了 實在讀不懂-沒辦法 那個什麼? 那個什麼? 我去讀理則學 裡頭提到了吠陀 然後我就再去跟人家借吠陀-四吠陀聖典 然後我去圖書館借的時候 那圖書館小姐不借我 他說你這麼小讀不懂 我還跟人家 我還跟人家辯論了老半天 最後才借出來 真的讀不懂-是這樣然後還她 那麼這四吠陀 六論 六論 這就不知道指的是不是-六足論? 是不是指六足論? 就不太清楚 那麼貫練三藏五部 這應該就是-當時小乘法的六足論 那麼貫練三藏五部 那麼學通內外 那麼學通內外 內典、外典 你看看又是這個 你又看到這樣了-對不對? 大德就是這樣 然後再來呢 這個……尤精於大乘之妙理 那麼他因為精大乘之妙理 所以他以弘法布教為懷 所以泛海南遊 自己坐船南遊到哪裡呢? 止於扶南國 扶南國是哪裡呢? 扶南國就中南半島南部-也就是現在的柬埔寨 也就今天叫高棉-是吧? 今天叫高棉那個地方 那麼那個地方還有-非常多非常多佛教遺址 幾千個佛塔在那裡-現在還在 那麼又叫做-跋南、邑心、閣茂、真臘 係西元第一、二世紀之間-到西元七世紀中葉的吉蔑人 在湄公河下游所建立的 湄公河下游就是那個地方 就高棉那地方所建立的王國 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的一個王國 那他來到那兒 他自己也是印度人 他也到那裡去弘法 他也到那裡弘法 那麼他到那裡去弘法 結果呢 你知道當時的梁 南梁 梁武帝他是在這個江浙一帶 那麼這裡靠海 他也跟高棉做什麼?-海外貿易 叫國際貿易 當時也做了 中國人很早就做國際貿易 那東西就流通 那麼在國際貿易的同時 這個中國人老是這樣 明明它已經偏安江南了-他還要耍老大 你懂我意思嗎? 還叫人家來朝 其實不是 是跟人家談好了 叫人家來貢 然後跟老百姓講-他們來朝我 是這樣 然後這個時候他就送什麼呢? 送使者回去 也要把他送回去 送回去的同時就跟他講說 你幫我送回去 幫我找找有德的大法師-來這裡講經說法 那麼終究它是中原之國 對於這個高棉-還有一點點影響之力 那高棉國王就不敢不從 就問那我國內沒有人-怎麼辦?怎麼辦? 真諦三藏 您老人家從印度來留學 來我這裡的客座教授 那個恐怕比較那個 那我國內沒有什麼名德-那你老人家可以 他有弘法之志-他真的來了 來的時候已經五十歲左右了 在那個時候的五十歲已經老了 現在五十歲才要做 才要真正修行的人很多 但那個時候已經老了-都修成了 是這樣 那麼就來了 來了呢 那麼結果就遇到了侯景之亂 然後結果就避居他處 避居他處的時候被地方的刺史 刺史在那個時代-刺史叫什麼? 這個刺史我要不要講啊? 算了!不要講 不過已經唸了-你也知道一下 刺史在早先叫巡察-叫督察 可以現在講這樣 是由中央直派到地方來-查有沒有弊案? 有沒有誰偷拿那個-什麼SOGO禮券這一類的 是這樣子的 是這樣子 直接替皇帝在搜查怎麼樣? 搜查有沒有這個……-不當的官商勾結的 是這樣 他是檢察官 幾乎就叫檢察官 可是後來檢察官擁有司法權 後來乾脆擁有什麼呢? 擁有動用軍隊之權 最後乾脆變成地方官 所以到了西漢-本來是檢察官、督察官之類的 監督官 或者最高中央-你可以叫做什麼呢? 叫做監察院 不!監察院不出中央大門的 他這個是要地方上來 所以有點像監察官-檢察官一樣 是這樣 也可以叫做中央警察這一類 司法的警察 不管啦 反正就類似這樣 結果他來到地方 那慢慢的為了督察的能力加強 最後乾脆做成地方官 到這個時代來已經是地方官了 地方官就讓他怎麼樣? 讓他講經 讓他講經說法 很顛沛的一個人-一個老和尚 很難得 那關於他的一生-我們可以再了解一下 但不過今天時間已經到了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5